特色馆藏

教育志

 

 

 

教育志

      学校教育

学宫  

古者,有学无庙。士初入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唐贞观四年,诏天下州县,立孔子庙。自是,学始有庙。孔庙亦称学宫。江北自乾隆二十四年与巴县分治后,未设专学。嘉庆十六年,始由士绅倡修大成殿三楹崇圣祠三间、东西庑各三间、钟鼓楼各一间、门三间。泮池在门外,宦乡贤各三间、棂星门石坊三座、圣贤关门各一间、宫墙一围。道光十九年,同知福珠朗阿又复培修(有序),并未立有斋舍,生徒肄业,恒在嘉陵书院。宣统元年,升为大祀,加高五尺,改覆黄瓦,爰重为修建。次年落成。入民国后,祀典废坠。民国二十八年抗战期内,敌机轰炸,县城衙署、机关同时炸毁。二十九年,大成殿亦中弹折坏,庙内驻军乘机将殿宇拆售,复以划入市区管辖,由重庆市设立平民医院,而学宫遂废。

附福珠朗阿《培修学宫记》

厅自嘉庆十五年设立专学。后十六年,士民等捐输修建学宫。戊子春,余来牧是邦,因谒庙,见其地局势宏敞,气象峥嵘,独惜其创建之初,泮池于棂星门内,而宫墙蔽,气势郁而不舒。墙以外率皆零星小户,杂秽不堪。故自分学以来,登贤书者,寥寥无几。久欲辟而易之,而所费不赀,辄复中止。丙申春,学博宋蔚堂来厅秉铎,亦为余言及之。余终有志而未逮也。戊戌,奉守绥,权篆泸州,适值省城添修号舍,檄各属捐帮费,而厅属输项独多,学博因以余志述诸署牧王植三,即以次年二月鸠工兴事。甫经始,而余适檄回任。余见之喜曰:“是余志也!”因怂恿亟成之。于是,凿泮于棂星门外,周以石栏,护以宫墙,外砌短垣,使收潮而取势。两庑檐柱之不中程度者,尽从而易之。其他缺者补之,旧者新之。甫五月而工竣,用银九百八十六两有奇。轮奂不易,丹雘一新。向之蔽者,今则开爽矣;向之芜秽者,今则宏丽矣。则试登戟门而远望,涂山卓立于当前,江水回环于左右,撷芳挹秀,襟抱朗开,洵文林之大观也。是岁,适当大,歌鹿鸣者,朱子光灿、黄子善用庚子,王子大鉴、段子赓尧,复联翩步武。武闱中,三十余年无人获雋,而是科刘九思亦遂报。癸卯,汪先焕复登贤书。形家之言,亦未可不尽信也。今则文风日盛,士气倍隆,后之歌鹿鸣、游翰苑者,不知凡几。诸生但相与著祖鞭,策骥足,则鹏程九万,云路三千,吾将拭目而见其抟风直上也。是役也,学博宋蔚堂命督工,不避炎热,日与士颜思恭、熊赋林、李赤亭、黄书、襄训、王志乔等,始终其事,例得并书。

清贡生江北县视学刘靖先《重修江北文庙序》

圣道如日月天,万古不灭,其足感发人心,维持世教者,端在入庙瞻拜之时。若宫墙外望,诚诚不知其美富也。渝北文庙,自同治庚午改建,迄今三十载,雨淋日炙,渐就倾圮,不无栋折榱崩之虞。宣统庚戌,禄司马伯铭莅任进香,惄焉悯之。爰集绅募捐,重为修理:九楹三级,体制尊崇两序八佾,法物具备;舍旧谋新,闳中肆外。费万余金而事举,历十一月而功成。方之前轨,倍加高峻;拟于大祀,适相符合。后之骏奔在庙者,其怀道大,泽存三思,而发经正民兴之感乎!是序。

学官

    明置学正、训导。清沿明制,县设儒学官与知县分掌政教。其人率庸懦无能,不能训导诸生;官以教名而不关授业解惑、执经问难之事,故历来谓为冷官。而士之向学者,仍以书院山长为依归。江北自嘉庆十五年,奉史学宪会同常制宪,题请设立专学一疏,其教职将兴文县训导裁拨为江北训导。奉旨照准。嘉庆十六年,同知米乔龄建署于学宫侧,置头门五间、仪门一间、书房左右各三间、大堂三间、花厅二间、二堂三间、厨房一间。道光十八年,训导宋煊将卢天星捐入学署大梁坪茶园旱土一份,变价银四十两,添设花厅四间。二十年,又捐俸添修二堂左右各一间。

其经费,每年由嘉陵书院项下支谷三十石,作学师薪水及文生月课、季课、饭食。道光七年,儒学曾德琮复与刘中乙等酌议,更添十石,为每年诸生报丁、起复费,以资津贴。清制,凡岁科两考取进新生,由县官率诣学官,释菜入学,师事教官。肄业三年,月有月课,季有季课,皆八股文及试帖诗,间有经义、词赋;时务、掌故为随意课。不能者,听。复于每月朔望,率在庠诸生,习礼于孔子庙廷,以娴其拜跪升降之仪。复宣讲卧碑教条,用儆惕。又于每月、四季,饬门斗传谕诸生,试其造诣之有无进步,名曰季课,汇报学政衙门,以备查核。乃咸、同以来,并不肄业,即有肄业,亦属训导私门生。至岁科所取文武新生,例由学官亲送大覆。学官于谒见时,议取贽礼,有取四五十两者,有富家索至二三百两者,盖视境遇如何耳。光绪三十年,上谕,停止科举,兴学校,学正、训导同时裁撤。千余年间,国家专司教授之学官,至此而遂废坠矣!

学额

    清制,子、午、卯、酉年为乡试正科。每科前文考两次,曰岁试、科试。武考一次,于岁试取之。江北初定文武学额各六名,廪额亦然。咸、同军兴,奉令加征捐输,凡纳银万两者,增广文武学额各一名。嗣以历年捐输为数甚巨,应试人员复倍增于前,学额遂由六名而增为十二名。廪增仍旧,有考一、二名两次,不惟未补廪,且未帮增者。适城绅尹泽周任金堂教官,赴成都送考,协议援金堂例请添廪额,由举人刘彝赴京会试呈部。蒙准添廪六名,增六名。前系四年一贡,添后三年一贡,但新增之廪,部不给饩,由县自筹。文到时,为光绪乙未岁,试时全添。是年,取一等十名,老廪生亦出数缺。试毕,即将一等补完。二等必系增生,方能补充,附生虽名列在前,亦不合例。若二等无增生,则宁缺毋滥,留待下届再考至新廪年。饩,议由宾兴支给。

贡,分五种,优贡、副贡以省计,不以县计,故县无定额。岁贡则三年一名,依补廪之先后轮出。如遇特恩,则加一名,以前名为恩贡,次名为岁贡。乾隆七年,定为十二年一拔。二十二年,拔贡亦由廪生考选,但必逢酉年方准。江北自分治后,岁试文生已足百名,报部尚未请拔,因请拔需用部费。戴姓倡议募捐,请准。初次拔贡为戴静涵,次科为陈延恺,又次为卢元张。光绪丁酉,则为段慎徽,黄泽民为府学拔贡。己酉科倍选,则为黄泽嶷、戴崇佩。人谓以戴姓始,亦以戴姓终也。考拔,例由学政试以两场,首试四书、文、经解、策论各一篇。乾隆二十二年,加五言八韵诗一篇。后同督抚复试四书、文、经文、策论各一篇。朝考试书艺、诗各一篇。优贡,三年一次,学政会同督抚保题升入太学,朝考后始为贡生。同治二年,始定录用一、二等知县教职,考优头场四书、文二篇,二场经解、策论、五言八韵诗各一篇。由督抚复试四书、文各一篇。至于武生,则无府学、无科考、无廪增生,岁试较阅皆取结于文学廪生,盖右文之世,武学固文学之附庸也。同治五年,提学杨璋以廪生放武童,多不相习,易滋倩替,乃谕教官择武生公正者派充教习,并司稽查,而武弁不与焉。廪生之责,于是稍减。

    书院  自赵宋南渡,朴学盛兴。大师所至,辄筑室聚书,名曰书院。一时,书院之目,上彻朝听,风会翕然,薄海效之,争相设立。元人因其旧贯,迳由提举遴访耆儒,荐除书院山长,欲混同官师,以复古制。明末,魏阉矫旨,废天下书院,讲学之风,几至停息。清兴,沿明旧制,各省、道、府、州、县,皆得设立书院,而时会所趋,超越前代。昔为讲学之地,清则一变而为官立。为之师者,初名山长,后令天下,易为院长,每岁由县令聘举贡有文誉者为之。月课、季考,觇文化者皆视书院以为鹄。此各地之所同也。

江北自分治后,仅于学宫侧设立义学。嘉庆十一年,同知张瑞溥购熊姓住宅捐设膏火,课士于中。二十年,始集三里绅耆,劝令捐输。据旧志,是时募入银两、田房,另于后分列,复自捐银一千两购买全补愚房屋,改建书院,榜门曰“嘉陵”,设膏火以资课读。中设院长一人,斋长二人。院长年支薪水银二百两,斋长年支工食银十二两,监院银二十四两。阖县生童均得入中肄业。生徒多寡,恒视院长学术为之转移。院长略取贽礼,不收学费。生徒伙食由看司主办,每月认米一斗,炭水钱二百文,菜蔬钱日给。课以八股、试帖。光绪二十四年,改试经义、策论,每月除常课外,加课一次。二十八年,上谕,诏停科举,兴设学校。是年秋八月,就嘉陵书院改设高小学校,聘黄润荪先生主讲。次年,润荪派遣日本留学,改聘成都举人吕雪堂先生教授。先生经学湛深,督课綦严。维时,教部章程亦未颁订,乃由雪堂拟定规约九条,用资遵守。兹将原约附后。

江北厅学堂癸卯训课条约(附川东道经学书院庚子、辛丑、壬寅学规及资州艺风书院甲午讲学记)。

翼文旧岁学规,每日上堂功课,以四点钟点书,正至未正退班。以两点钟会讲,申正至酉正退班。每月功课:朔辰,礼先师毕,扃门考堂课一次;望,亦如之;逢十放功一日,以节其劳;月终校核勤惰,赏罚有差,甚者罚停月费。今仍照旧章,略为损益,为条约九章,诸生其敬听毋忽。

每月朔望夙兴,翼文敬率诸生,礼先师,再拜稽首。焚帛,还。又拜,乃退。于诸生入门时,仰斋长按册唱名,不到者罚白金一钱,以儆不敬。衣冠不整饬者,罚亦如之。举止轻率  慢易者,罚亦如之。谕礼先师。第一。

嗜好最妨日课,故翼文立法,向以吸食洋烟为大戒。仰斋长随时稽核  生,有坐嗜好及搏奕、饮酒者,立予斥革出院。如徇情隐饰,并坐斋长。谕严禁嗜好。第二。

通经致用,莫急于礼。礼以防乱,为政教之本。经文简奥,必由传记取径而入。《小戴记》者,即周官仪礼之师说也其次则达政专对,莫先于诗;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翼文于《诗》、《礼》、《春秋》,亦略有发明,不难次第口授。唯浅深先后,学有定程,其门径阶梯,又莫先于汉代训诂之学,及宋儒义理之书。今与诸生约,会讲分为正附两课,每日巳正会讲一次,为正课,先《礼记笺》,次《礼经笺》,次《周官笺》,次《毛诗补笺》,次《春秋公羊笺》,皆汉儒旧义。翼文师说愿与诸生勉之。又翼文为《毛诗例赞》及《春秋表说》,又推本关化自闺门之旨,为《女宪》一编,并及臣道、贫贱自守之道,凡以卑弱为德者,辑《易》、《书》、《诗》、《礼》、《春秋》、《论语》、《经注》,并下已意推补先师未尽之义,皆愿与诸生商之。但学贵专精,尤戒躐等苟一经未能卒业,必不容见异思迁。又于酉初会讲一次为附课,以小学及性理之书、古文分日程功。小学莫备于许君《说文》,荟萃形声、训诂之师说,为两汉间造字、用字之宗海。翼文亦尝训释其义,自立家法,与戴、段异趣。苟有起予者,则愿褰裳而从之,荀、孟为言性之宗。朱子注孟,不能赞一词;唯杨倞荀子之义,颇嫌简略,翼文妄为笺正,私心惴恐,亦愿与诸生反复论之。翼文又尝节录吾家简叔《呻吟语》及《近思录》、《正谊堂》诸编,皆取其切实精明,不蹈于玄虚影响者,存其真而防其敝,亦通经之一助也。令甲学堂之例,有讲习古文功课,其法莫备于《左传》。翼文向有左绣选本,为初学及资地  立法。不嫌枝节而求之,亦登高自卑之意以驯。至于法密技精,乃能骎入于高浑。今令甲以古文施诸策论、奏议,有裨时务,尤宜讲贯。故继小学性理而及之。谕会讲,正附课第三。

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故教者讲说虽勤,尤以督率日课为急务。日课积分,乃能渐进于愤悱之候,则教者之讲说易入而通解者多矣。翼文往岁承乏川东经院,以经传、鉴、词章,三日分程,为点功课。今,令甲以为酌古必须准今,明体尤须达用,如《十朝圣训》、《皇朝经世文编》之属。凡政治、掌故之书,切于时务者,皆诸生所宜熟读。令甲又罢黜律之学,惧其有妨时用,亦朱子诋词元祐诸公卿竟日唱和之意。今与诸生约,经史仍照旧章,惟词章之课,改从时务;其有愿为词赋、诗歌、骈文之学者,准其于课之余,私相切劘,翼文亦不敢辞舌敝唇焦之劳,以负诸生好学之志也。旧章,点书先呈验白本,以听教者之可否,不得任意杂投。既经验明,然后请师朱笔题注简端,以凭月终察验。今仍照旧章,于每日午正起课时,按册点名,题注起字。申正放功时,按册点名,题注日期。如有不收放心,起课潜逃,及旷时不到者,议罚有差。又严立之法,稽核全月所点篇多寡,以防坐驰之敝。每月于二十八九日,总察月课,经传不满百,史鉴不满四百,时务、政治之书不满三百者,为不能如额,有罚;其如额及加额者,奖亦倍之。其圈点规约,在《甲午讲学记》中。谕日课,点书第四。

昔贤云,由经学入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夫六籍皆治安之策,自》《以来,以迄》《之什、《春秋》之作,其行政用人,盖莫不以诚信为体,仁恕为用,是以不矜材智而天下应 ,自战国功利之说起,乃以诈谖机巧为宗,苟收目前之利,而祸亦不旋踵。《语》曰:“不患贫而患不安”;《传》曰:“兵不戢则自焚”。此理至粗浅,无人肯玩味。翼文为,治乱之史法,皆在六经,读史以证经耳,非以史鉴为经济也。至于良史不作,群言淆乱,权驱术驭之学,街谈巷议之策,此游士之利,而非国家之福也。愿诸生慎思明辨,勿眩于夸诈之说,而以因利乘便为至计,处仁迁义为迂谈,则翼文区区抱残之隐,有厚望焉。谕本末、义利之辨第五。

翼文在资州经院时,有写书功课,各有题目,分类研寻。如读图,兼以钩考《师说》之得失。如《礼》之宫室、衣服、饮食,《诗》之草木鸟兽典制、训诂《春秋》之朝聘、政役、战伐会盟,《说文》之形声、意事,读若从、省是也。及承乏渝州讲院,《诗》、《礼》、《春秋》、《说文》,略有鄙说,生徒以锓板为请翼文愧谢之且曰:“好学而以书写为苦,朱子讥焉。于是,书写成风,三年而无倦。诸生愿践迹者,听之。否,亦不敢以一孔之见,滥厕于注笺之末也。谕书写功课第六。

学海堂以季课考验者之心,得江北仿之,更设月课。今仍旧规,每月月课两次,分考经义、策论。每年季课四次,合校之朔、望礼先师毕,按册点名考堂课。每点一名,即呈验所领《学堂条约》。扃门面试以两艺为完卷,卷后默写条约一二行。亥初不交卷者,即行撤卷。课亦如之。但无日课者,不得与考。谕堂课面试第七。

爵禄以劝有功,故君子射则必争,宗庙以有事荣。今与诸生约行赏首重日课。翼文在资州经院时,设奖四等以优学者。有额奖,有加奖,各有正副,以篇数同而圈点之优劣不同也。今仍之,唯不在调额者,以记优代奖。积优资深者,正副调,  ,即行资补。至于课奖,则不分畛域,所以劝有功也。谕议奖。条约第八。

司马搢扑之典,意美法良。故教者愧厉之苦心,不得已而有罚。今与诸生约,日课堂课,有背师潜逃者,罚白金钱;每月请假过五日者,罚亦如之;朔望礼先师不到及不敬者,罚白金一钱;傲慢无礼于师友者,初犯,议罚;闻义不服,长恶不悛者,斥革出院;至于日课不如额及课卷荒谬者,议罚各有差。谕议罚。条约第九。

义学  

书院之外,复有义塾,以教授各乡之儿童。道光年,诏州县兴设义学。江北即于其时分里设立,并置产业。合计仁、义、礼三里共计三十七处。每年由县府委派斋长掌管基金收支等项,以为蒙师脩脯之费。其资金厚薄,恒视该校出款之多寡以为衡。有每年束脩钱三四十钏者,有五六十钏者。既失之过薄,而又不能按时照给。由是,蒙师率多滥竽充数,父兄亦多鄙弃其人,不愿送子弟入中肄习。蒙师亦照例上学后一月两月,竟不到校。所谓义塾,阗若无人,地方官吏,亦不过问。光绪三十八年,诏兴学校,上项义塾产业,悉变为学校所有矣。兹将当日所设义学胪于次仁里三益义学、正蒙义学、崇德义学、崇仁义学、流芳义学、宗善义学、请益义学、集贤义学、成英义学、请业义学义里山泉义学、复兴义学、时中义学、金沙义学、平山义学、日新义学、育德义学、敦蒙义学、三台义学、汇泉义学、作圣义学、入德义学、正谊义学、正风义学、玉成义学、辅仁义学、就正义学崇儒义学。礼里,启蒙义学、培英义学、逊敏义学、养正义学、育才义学、彰德义学、龙山义学、萃英义学、端蒙义学。

江北试院--即考棚  

清制,考试诸生,有县试、府试、院试之别。凡值岁试,同知集全县子,定期考试。县试五场,府试三场,院试二场。在光绪二十四年以前,考试时艺、试二十四年以后,改试策论、经义。县试初场,试四书、五经义各一篇。次场试史论二篇。三场试时务、策论。四场试经史杂。二场放榜无名者不得入三场三场无名者,不得入四场。四场试杂或史论,以两艺为完卷。不满三百字者,以不及格论。终场复试,以义或论一道,限时交卷。如五场文字,一律畅达,则取列案首。此为县长案,于完毕后,检卷申送府试。江北于乾隆二十四年与巴县分治后,士子考试较少,凡遇县试,均就县署为之。道光十三年,买卢氏住宅创修文昌宫,左右两廓下设考棚,列为四层,坐号整肃,容千余人。外则三门耸峙,启闭以时。更树大门,左右置屋,考试诸生,以避风雨。光绪二十六年,同知刘廷恕复就桂花街地创建试院,规模闳大,地势宽,外有东西辕门、照墙、鼓乐亭。正中外为头门,次为龙门,于此点名。门内东西文场,号舍排列。光绪二十八年,诏停科,设学校。本县亦于三十一年,将嘉陵书院高小学校迁移考棚,作为校址,而试院遂废。宣统元年成立中学,即就高小学校作为校址,原有高小学校即迁入六事局内,因六事局与考棚毗连,故称之为中高合校。原有六事局又迁入嘉陵书院。

      社会教育

县立民众教育馆  本县图书馆,于民国十八年由王伯安县长倡议。募捐中,以涂华珊、石荣廷后募洋三千八百余元,置买江北公园后马号江学三房屋一连四院,作为馆舍。嗣伯安抱病辞职,事遂搁延。孙县长铁仁任内,决议缩小范围,暂以公园内之宗圣祠为馆,附略加培修。其开办费由孙县长就罚金项下拨洋七百元,即于是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成立由教育科事业经费项下,年拨洋一千二百元作常年经费。设馆员二人,公丁二人。民国二十六年,抗战开始。二十八年,馆址被炸,犹幸事前将图书移运石坪乡,未至损毁。民国二十九年,就两镇成立民众教育馆,而县立图书馆即附入其中。

县立民众教育分馆  本县于民国二十四年,划分全县为四区,每区设民众教育馆一处。第一区民众教育馆设于和乡第二区民众教育馆设于桶井乡。第三区民众教育馆设于兴隆乡第四区民众教育馆设于静观乡。此外,洛碛镇、石船乡、偏岩、水土、两路、王家等乡,均各设有图书馆、阅报社,其经费由各公所筹措支付。同时,并推设书报社十五处、代笔问事五十二处,附于各乡中心学校及民众教育馆。凡编贴壁报、开放图书、阅报室、编制通俗唱词、办理民众体育、农事指导并国民月会等,均极推动,以期普及。

讲演所  清康熙朝,颁行圣谕十六条,雍正时,又演为广训万余言,令各州县教官实行讲演。久而寖废。本县富室,意存劝善,时延宣讲生设台宣讲因果报应之案件。听者围绕台下,久而不倦,有观感焉。江北自劝学所成立后,向由劝学员于赴乡查学时,随同讲演。入民国后,讲演设有专员,收效甚宏。自二十四年改局为科,并入县府办公,而讲演遂辍。

      教育机关

视学  清光绪三十二年,学部奏定,各直省设立学务处,各厅、州、县设劝学所,置视学一人,受地方官之监督。江北初设学务局于中学,由陈葆年、艾子猷主之。宣统元年,即就文昌宫设立劝学所,置视学一人,劝学员六人中,区劝学由文牍兼任。视学掌领全县学务,司其册籍。劝学员每查学两次讲演员二人,周行讲演。收支员一人,凡旧有学产,除书院、宾兴产业早已拨入中校自行管理外,其省、县中资捐及学署旧日房产,均由收支保管。民国元年,奉蜀军政府令,改所为科,改视学为科长,隶于县署。旋奉省令,更为学务委员会,劝学改为学务委员。民国三年,奉令恢复劝学所,迁明伦堂。民国十三年冬,奉四川教育厅通令,改劝学所为教育局,视学改为局长,劝学改为视学,置收支员一人,文牍兼中区视学员一人。城乡改设教育委员,经理收支。民国二十三年,奉二十一军部令裁局改科后,教育与建设事业合并于第三科办理。二十九年三月一日,实施新县制,改组县政府,教育与建设各设一科。教育科设科长一人,督学三人,科员二人、事务员一人。督学实行分区视导。全县分四区,每区设教育指导员一人。民国三十七年,奉省令恢复局制,迄今仍未执行。

教育会  清光绪三十二年,学部奏定教育会章程。以辅助教育行政,谋教育之普及为宗旨,饬各厅、州、县均设教育会。江北于三十四年组织此会,初举周柏村、罗益光为正副会长,经年无人就职。成立伊始,即就江北高等小学为会址,凡入会会员,每名捐会费一元至二三元不等。复以经费不敷,协议划拨文昌宫所有桂花街地一幅,由教育会收租放佃,作为经费。经吕雪堂租佃地基建筑九经学堂,邓子敬、桂子馨、聚善堂曹伦等,亦租地皮修造房屋,所收租金,悉作会中支付。入民国后,扩大组织,增加会员,每年所收租金,勉强敷用。乃中校校长超周欲统一学款,呈准四川巡抚使收归校有。同时,并将邓子敬永租地基字约撤销,按年缴租。教育会所拨桂花街地基,无形中遂为学校收回,重以省令停止活动,而教育会遂名存实亡。民国三十三年八月,奉令组织县教育会即于是年十月,选定王白坚为理事长,陈清辉、胡化成为常务理事,并同时成立区教育会。三十六年,依法改选,仍选白坚为第二届理事长。是年,奉令将前此成立之区教育会予以撤销,并另成立乡教育会。

文献委员会  一邑文献,于国史、邑乘,关系綦切。迩年,迭奉政府通令,饬各县成立文献委员会。本县于民国二十二年,遵照令章组成。中设委员六人至九人,分任征集、保管编纂三部,以公园图书馆为会址。嗣以经费不敷,即行停辍。

      教育经费

江北自前光绪二十八年,诏令停止科,兴设学校,即于此时,将书院、宾兴产业归入学校所有。宣统元年,成立中学,上项产业移入中学,设立收支专管。每年高小支付各款,即在此款内划拨,名曰中高合校。民国二年,中学校长唐超周将文昌所有房产、基地并入中校管业;同时,并将文昌划拨与教育会桂花街地基一幅收归校有;从前教育会永租与邓子敬地基租约,呈省撤销;此外,觐阳门河坝上至姚家巷,下抵普渡桥,其地基亦不时被人侵占、典卖,均经诉经大理院判决有案。民国二十五年,奉令统收统支,上项产业一并移交与江北财务委员会接收管理。兹将二十年未移交时,教育经费收入、支算暨三十八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列示,即知其梗概也。

江北县国二十四年度地方总决算岁出教育经费66339.16元;民国三十八年度地方总预算岁出教育及文化支出42580.00元。

 学校

江北县立中学校  前清宣统元年十二月,由县绅李萼呈请江北厅理民府,转详四川总督部堂核准成立,定名为江北厅官立中学堂。就原有考棚改为校舍,专设文科。宣统二年三月开学。民国元年,改为江北县立中学校。十三年秋,改行三年制,更名江北县立初级中学(自十二班起改制)。十五年秋,县人以师资缺乏,就校附设国民师范一班,两年毕业,即行停止招生。二十三年秋,江北区立仁里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奉二十一军部训令停办,其未毕业之三、四两班学生,并入该校特别开班教授,俟毕业后不得另招。抗战军兴,该校于二十八年奉令疏散,迁至县属悦来乡徐家坝,租借戴家院子为临时校舍继办理。民国三十二年,附设简易师范部。三十六年十二月,增设高中部。同年十一月,校长李荫飞京请愿,结果乃获复员迁回原校。同年,呈奉核准,更名为四川省江北县立中学。三十七年二月,原设该校之简易师范迁往柏溪独立设校,更名江北县立简易师范学校。三十八年秋,校长吴九龄新招高中第六班,始将高中班次招足。兹将该校历任校长表列于后。

江北县立中学历任校长一览表

姓名

别号

籍贯

履历

任期

任职年月

李萼

源泉

江北

四川高等学堂毕业

一年

宣统二年二月至宣统三年一月

李鸿英

子固

江北

日本宏文学校普通师范毕业

一年

宣统三年月至民国元年一月

唐鸣珂

超周

江北

四川高等学堂毕业

六年半

民国元年一月至民国七年七月

周应松

柏村

江北

前清贡生

一年

民国七年七月至民国八年七月

江元成

静甫

江北

复旦公学毕业

半年

民国八年七月至民国九年一月

吴天爵

敬孚

荣昌

川东师范学校毕业

一年

民国九年一月至民国十年一月

朱维翰

臣武

江北

四川高等学堂毕业

二年半

民国十年一月至民国十二年七月

唐鸣珂

超周

江北

四川高等学堂毕业

三年

民国十二年七月至民国十五年七月

成荣章

吉甫

江北

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

半年

民国十五年七月至民国十六年

李绍纲

冠常

江北

四川高等学堂毕业

半年

民国十六年一月至民国十六年七月

龙光国

用之

江北

上海复旦大学毕业

半年

民国十六年七月至民国十七年一月

张  昊

子钦

资阳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

半年

民国十七年一月至民国十七年七月

唐贤轶

伯骥

江北

国立北京大学毕业

一年

民国十七年七月至民国十八年七月

艾倬云

江北

北平平民大学毕业

一年

民国十八年七月至民国十九年七月

戴崇叙

彝伦

江北

国立东南大学毕业

半年

民国十九年七月至民国二十年一月

李绍纲

冠常

江北

四川高等学堂毕业

三年

民国二十年一月至民国二十三年一月

罗荣

永叔

江北

国立北京大学文科毕业

半年

民国二十三年一月至民国二十三年七月

丘宥伦

丕然

江津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毕业

一年

民国二十三年七月至民国二十四年七月

宋拓予

江北

日本民治大学毕业

二年

民国二十四年七月至民国二十六年七月

戴世桢

江北

国立暨南大学文学士

一年半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至民国二十八年三月

张鸿逵

君仪

江北

北平中国大学政经系毕业

一年半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至民国二十九年八月

左树屏

合川

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毕业

一年

民国二十九年八月至民国三十年八月

徐正衡

资阳

北平中国大学理化系毕业

三年

民国三十年八月至民国三十三年八月

周初人

云阳

国立暨南大学文学士

二年

民国三十三年八月至民国三十五年八月

李  荫

余庆

江北

国立河南大学教育系毕业

二年半

民国三十五年八月至民国三十八年一月

曹开能

江北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

半年

民国三十八年一月至民国三十八年七月

吴九龄

江北

四川大学教育系毕业

民国三十八年八月到职,现任斯职

江北县立中学历届毕业学生人数统计表

班次

人数

入校年月

出校年月

备考

第一班

12

宣统二年二月

民国三年三月

第二班

18

民国元年九月

民国五年七月

第三班

18

民国二年一月

民国五年十二月

第四班

14

民国三年八月

民国七年七月

第五班

11

民国四年二月

民国八年七月

该班入校补习一期后,即正式始业,故多一期

第六班

19

民国六年四月

民国十年三月

第七班

28

民国七年四月

民国十一年三月

第八班

19

民国八四月

民国十二年三月

第九班

18

民国八年八月

民国十二六月

第十班

13

民国十年四月

民国十四年三月

第十一班

15

民国十一年四月

民国十五年三月

第十二班

14

民国十二年四月

民国十五年一月

自该班起改为三年制,本即为初级中学

第十三班

10

民国十三年四月

民国十六年七月

第十四班

33

民国十四年八月

民国十七年七

第十五班

32

民国十五年八月

民国十八年七月

第十六班

2

民国十七年二

民国二十年一月

第十七班

15

民国十八年八月

民国二十

第十八班

15

民国二十年二月

民国二十三年一月

第十九班

30

民国二十一年二月

民国二十四年二月

第二十班

23

民国二十一年

民国二十四年

第二十一班

18

民国二十二年二月

民国二十五年一月

第二十二班

34

民国二十三年二月

民国二十六年一月

第二十三班

24

民国二十四年二月

民国二十七年一月

第二十四班

25

民国二十四年八月

民国二十七年七

第二十

28

民国二十五年二月

民国二十八年一月

第二十七班

12

民国二十六年二月

民国二十九年一月

第二十六班

16

民国二十五年八月

民国二十八年七月

第二十八班

24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

民国二十九年七月

第二十九班

23

民国二十七年二月

民国三十年一月

第三十班

38

民国二十年八月

民国三十年七月

第三十一班

63

民国二十八年二月

民国三十一年一月

甲组30人,乙组33人

第三十二班

22

民国二十八年八月

民国三十一年七月

第三十三班

21

民国二十九年二月

民国三十年一月

第三十四班

35

民国二十九年八

民国三十二年六

第三十五班

25

民国三十年二月

民国三十三年一月

第三十六班

29

民国三十年八月

民国三十三年七月

第三十七班

41

民国三十一年二月

民国三十四年一月

第三十八班

29

民国三十一年八月

民国三十四年七月

第三十九班

22

民国三十二年二月

民国三十五年一月

第四十班

38

民国三十二年八月

民国三十五年七月

第四十一班

20

民国三十三年二月

民国三十六年一月

第四十二班

17

民国三十三年八月

民国三十六年七月

第四十三班

14

民国三十四年二月

民国三十七年一月

第四十四班

17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

民国三十七年七月

第四十五班

30

民国三十五年

民国三十八年

第四十六班

21

民国三十五年八

民国三十八年七月

国民师范班

52

民国十五年八月

民国十七年七月

该班属附设,系二年制

第三班

3

民国二十一年二月

民国二十五年一月

由仁里乡村师范并入附设,系四年制

仁师第四班

13

民国二十年九月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

江北县立女子中学  本县向未设立女中。自民国二十年,江北治平中学在张园开办女中,招收江北女生,每年由教育科补助洋二千元。嗣因女生过多,达至二百余名,该校拟请每年增筹常年补助洋二千六百元。此后,江北女生每期均照男中缴学费四元。经县政会议提议,决定附设女子初中于江北县立中学校内,俟成立后,上项补助立即停止。倘将来校地不敷,即将县立小学高级部与初级部合并,而以高级部校舍为女中校地;并决议,将县中肉税附加改钱为银,即以此项收入作为女中常年经费。各在案。民国二十八年,张校长始招女生第一班,附属男中,以徐家坝里许之屈家湾为部址。民国二十九年,左校长招第二班女生,深感住地狭隘,遂移鸳鸯乡之翠云寺。三十年,徐校长招第三班女生,从此,春秋二季均招新生。迄三十二年秋季,始与男中正式分划,单独成立女中。省委卢校长接办时,一、二两班均已毕业,全校五班,计有学生一百八十名。次年遂完成初中六班,每期毕业一班,新招一班。惟每日给养必奔走鸳、悦三十里之途中,颇感不便。于是县参议会乃有迁乐碛之提议。迨三十六年春季,奉县府明令,移校洛碛,接收前国立女师校址、用具。该处三庙毗连,卓立镇心,尚称闳敞,复经女师经营,规模已具,给养亦便,师生殊为振奋。三十六年秋,复开招高中第一班。刻已有高中三班,初中六班,约三百余人。初中业者,凡十三班。今后,每期续招高中一班。预算明年秋季,即可完成高、初中十二之完全中学。只以校址系洛碛中学之校产,去岁已收回帝主宫自用;而女师向日租用之附近民房,又无力续租,是非预为筹,定不为功。

国民师范学校  本县于民国十四年,县人因师资缺乏之议,就中学校内添设国民师范一班,两年毕业,即行停止。十八年,就仁里成立乡村师范。二十三年,奉二十一军部令停办,归并江北中学校教授。校学生三班,合计七十余人,毕业二十余人。其余三、四、五班学生,遽然停办,无,但第三班学生太少,不能特别开班,应将该班学生转学南泉乡师;第四班学生归并江中,特别开班教授,毕业后即不能再招;第五班学生插入江中相当班次。其女生八人,发给转学证书,自觅相当学校。即由教育科会同江中校前往接收,拟具善后办法,呈县转学。复据县政会议决议:(一)经费,除登记费归还各小学外,其余暂行保留;所有各镇乡申送学生学费,完全豁免;过道捐收支员由教育科遴员呈委,所收捐款悉交教科拨。(二)每年南泉师范学生公费及江中校开班费用,在代收仁师保留经费项下拨支。(三)校舍,归还石船区立小学校。(四)太虚寺房屋及农场与苗木种子,交建设科接收管理。(五)教具,交教育科保管。(六)图书,由教育科接收,造册呈报再行处理。(七)仪器,交公共理科实验室接管。(八)卷,交教科接收。(九)成绩,由教育科接收后,分别转交南泉师范及江中校。以上办法,由县府分别令饬遵照办理,并汇报军部备查在案。民国三十二年,复呈准就中学校内附设简易师范部。讫三十七年,简易师范独立设校,迁住柏溪,更名江北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是年四月八日,奉县府令,经参议会第一届第七次大会决议,本县简易师范改为县立师范,由县呈省核示,招收学生,即照师范校规定办理等语。经该校造具计算、预算,呈县转省核示。旋奉省府三十七年七月十八日令,以该校本年上期始行成立,时间过短,仍应以简师名义附办师范班。俟著有成绩后,再行改制等语。该校奉令后,于三十七年下期招生时,即改招普师学生一班。嗣奉省教厅三十七年二月十七日令,所有县立简易师范学校,自三十八年春季起,应一律筹办县立师范学校,停止招收简师新生,以便改办师范;班级,原有简师班级,准继续办至毕业为止等语。以故该校自本年起,即概招普师学生。计已有普师一班及二、三两班。校名亦奉令准改为江北县立师范学校。学生学费免收,食费由县供给,教职员役薪给全由县款开支。现有简四班,普五班,共九班,学生名额为四百名。

蚕业讲习所  本县由清宣统元年,在县城演武厅地种桑千余株。次年即就演武厅办简式讲习所,招收实习生三十人。辛亥国变后,讲习所由农务分会接办,仍照常招生实习。土碗捐因政变未收,经费稍差,事业无大进展。民国三年十月,奉巡按使署令,委县知事为讲习所所长,独立创设,令委专门人员为管理,从事蚕桑教育。民国四年,改设蚕务局,废止讲习所,始就万峰寺下新建局址,招实习生一班,分期训练,以期得驯习养蚕之技术人员,供公私养蚕之用。民国八年,改蚕务局为实业所,民国十三年,蚕务局虽仍招生实习,但已奉令改招女生,日趋于家庭化,非专门养成技术人才。俟十五年,蚕务局改实习生为临时工徒,而蚕业学生因之无形停辍。

私立载英中学  民国二十八年,重庆私立载英中学校长何鲁,为避空袭起见,将该校迁入本县恒兴乡场后彭家祠堂设立,并与该祠业主彭刘氏承佃,年付租金。迄今仍就该处设立。

江北县立小学校  清光绪三十二年开办。民国十五年,与县立模范小学合并,办理高级部在城区桂花街,初级部在城区文昌宫。年需经费一万千二百四十元。招收学生十二班,年约六百余人。民国二十八年,为避免轰炸,迁入城外万峰寺,下期复迁石佛寺。旋即停辍。

县立女子小学校  清宣统二年,就城区毗寺开办女子小学。其经费概由县款支给,年需一万零四百一十二元。招收学生一十二班,内设幼稚生两班。民国二十八年,迁入石佛寺避免轰炸,学生减少,因之停辍。迄今未恢复。

      国内外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生题名

国外

英国

宋谋欧  伦敦大学。

美国

唐建章  康奈尔大学机械科毕业,又入哈佛大学电机科毕业。

戴正善  日本东京高等商业毕业,复经交通部派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二年。

戴乾定  西根大学硕士。

戴乾平  美国福禄利清省郁林大学毕业。

冉筑由  美国海军学校雷达专科毕业。

 

杨培昌  炽卿,北平清华学校肄业,本薛文利亚大学习国际贸易。

杨培  善谦,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本薛文利亚大学习银行学。

杨培文  建章,上海圣约翰附中毕业,本薛文利亚大学商业学院习铁路管理。

杨锡思  小波,由上海圣翰附中毕业,暨本薛文利亚大学毕业。

杨锡融  上海圣约翰附中毕业,本薛文利亚大学毕业。

杨锡棋  上海江大学毕业,纽约大学毕业。

杨锡毅  北平燕京大学毕业,本薛利亚大学毕业。

杨锡勇  武汉大学毕业,留学纽约大学。

日本

戴正诚  山口高等商业学校毕业。

戴正善  东京高等商业学校毕业。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

吴润民  早稻田大学毕业。

左少云  警监学校毕业。

唐之寅  大学医科毕业。

冉云峰  大学医科毕业。

 明治大学毕业。

宋长仁  明治大学毕业。

黄载怡  明治大学毕业。

法国

詹叔尧  巴黎大学毕业。

颜遂良  里昂大学毕业。

马寿征  里昂大学毕业。

凌君慧  毕拉高等工艺学校毕业。

国内

中央大学

戴乾定  政治经济系毕业。

戴光辉  机械系毕业。

陈同甫  农科毕业。

北京大学

唐贤轶  英文系毕业。

周德修  

杨锡畴  赞禹,农学院毕业。

唐贤辙

何廷述

罗诗珍

罗永叙

成文品

戴乾圜  电工系毕业。

中央政治大学

陈兴文

彭安民

北洋大学

唐贤辑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王瑶章  

赵德慎

罗薌荃

殷懋芸

西南联立大学

聂允中

清华大学

罗绍志  土木工程系毕业。

戴乾同  政治经济系毕业。

杨锡祥

同济大学

吴德恒  医科毕业。

戴儒馨  医科毕业。

经述善  医科毕业。

罗绍箴  医科毕业。

唐贤辀  医科毕业。

贺逢吉  医科毕业。

塘沽交通大学

杜镇远  习铁路。按镇远,湖北秭归县籍,幼随其尊杜吉甫先生来乐碛设帐附读。稍长,由乐碛保送入成都铁道学堂毕业后又入塘沽交通大学深造。后赴美国实习多年。归国创修杭江铁路,历任浙赣铁道、粤汉铁路局长。建树甚宏。其履历籍贯自承为乐碛。人谓饮水思源也。

重庆大学

   由采冶工程系毕业。

戴乾符  化工系毕业。

戴乾建  杰生,电工系毕业。

陈彦修  土木系毕业。

张君迈  土木系毕业。

   土木工程系。

林德发

林民发

四川大学

余仲舒

雷崇礼

黄远贞

彭志儒

王泽生  法律系毕业。

易稷甫  文学系毕业。

龙德广  经济系毕业。

天津南开大学

杨锡诚

复旦大学

龙光国

 土木工程系毕业。

唐贤渊  统计专科毕业。

叶在中  统计专科毕业。

唐祖阁

龚有为

戴乾行  经系毕业。

戴光新  经系毕业。

周建南

郑纪德

何良知

陈师伏  文学系毕业。

上海圣约翰大学

杨锡禄  受百

武汉大学

宋大定  机械系毕业。

殷学立  电工系毕业。

华西协和大学

陈光盛  理学院农业专科毕业。

唐贤辖  药科毕业。

宋民元  牙科毕业。

艾天泽  社会系。

冉瑞图  医科毕业。

杨锡鼎

陆军大学

朱秉钧

   保定军官学校毕业、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二期毕业。

黄远仁

黄浦军官学校

封聘梁  四期毕业。

封期速  十期毕业。

暨南大学

贺德府

陕南大学

戴天高  

大夏大学

杨锡爵

陈宗朝

中国大学

张鸿逵

张臣精

东南大学

戴崇叙

成荣章

大同大学

戴儒钧

戴儒云

金陵大学

唐贤輶  

李守贤  电机工程毕业。

徐世伍  

杨锡修

东吴大学

戴乾和

宋守常

浦东大学

王运行

京师法律学堂

何耀光

北京法政学校

 

重庆府法政专门学校

萧兰浦  

戴正意  

王叙宾  

刘营成  

汪然犀  

胡云舒  

李胤昌  

黄子熙

四川政法学堂

    李文铨  

    段稚白

成都绅班法政学堂

    周国瑞

    吴沛然

成都志诚法政学校

汪心知  

陈苍蓂  石船人

正阳学院

刘维翰

刘国臣

北京平民大学

    艾倬云

河南大学

   教育系毕业。

河南福中矿务大学

何廷辉  

许世培

厦门大学

    蒋成堃  教育系毕业及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龙光廷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科毕业。

之江大学

    吴朗西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赵逢源

朝阳大学

张君达  

刘竞文  

邓全伟  

涂公言  

王镜明  

余仲达  

黄远昌

浙江大学

    雷学时

中华大学

周蒲龄  

戴乾惕  电工系毕业。

   

王永常  

徐有治

圣方济大学

    张丹仪

四川外国语专门学校

    颜师孔

雅礼大学

    贺德舒

湖南湘雅医学院

    潘太阶

浙江广济医科大学

    邓正楷

杭州医科大学

    邓朝荣

南通大学

      

上海持志大学

    罗绍杰

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南通农业大学

    秦宗儒

北京通才商业学校

    殷季痴

上海大学

    段穉松

上海法商学院

杨文远  

李文叔  

何郁翰  

武昌中山大学

    彭仲平  文学系毕业。

上海新华艺术学院

刘贻 

王才济  

宋叙伦

四川省立高等蚕业学校

王复禹  

封式成

四川省立农业专门学校

    黄芝生

中央警官学校

    李耀训

成都高等巡警学校

    王之翰  

      

内务部高等警官学校

左永年  

李学模  

涂筱珊  

肇开

罗诗瑛

北京美术专门学校

    刘文如

四川省工业专门学校

   

贺蓬仙  

介泉  

贺梓枬

四川省立优级师范学校

    李春膏

四川高等学校

李冠常  

   

唐鸣珂  

朱臣武

四川教育学院

    黄白舒

青年军干部学校

    王白坚

北京辅仁大学

    杨锡健

北京民国大学

宋礼澄  体育

航空学校

龙德厚  伟之,机械系毕业。

北京财商学院

左永泽

成都军官学校

    艾时纯